一、 强化组织领导,压实双项责任
成立由镇党委、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的镇秋季秸秆禁烧与人居环境整治协同工作领导小组。实行“双线”责任制,一条线狠抓禁烧工作,另一条线紧抓人居环境提升。明确各包村干部、村“两委”成员既为禁烧工作责任人,也是人居环境整治监督员,实现“一岗双责”。将禁烧工作成效与人居环境整治成果一并纳入村级年度考核,同部署、同督导、同奖惩。
二、 深化宣传引导,营造共治共享氛围
将秸秆禁烧宣传与人居环境保护宣传深度融合,通过镇村广播、豆公外宣、民声微信群等平台,不仅讲清焚烧秸秆的危害,同时号召群众自觉清理房前屋后、巷道沟渠的垃圾杂物,做到“秸秆不焚烧、垃圾不乱丢、环境共维护”。在主要交通干道、村务公开栏、田间地头等醒目位置,悬挂禁烧横幅、张贴《禁烧通告》、发放《致广大农民朋友的一封信》,确保宣传材料到村、到户、到人。目前已悬挂条幅50条,张贴通告100张,发放一封信2000封。每日10:00、16:00组织宣传车深入各村、田间道路进行巡回宣传,反复播放禁烧政策录音。
三、 健全网格体系,推行“禁烧+环境”综合巡查
整合禁烧巡逻与人居环境日常检查力量,将全镇分为20个网格,利用“镇干部包村、村干部包组、村民小组组长包户包地块”的三级网格化监管体系,实现空间覆盖无空白、职责落实无盲点、监督管理无缝隙。构建“一网多能、综合管控”的巡查格局。全镇80个网格员开展禁烧巡逻的同时,增加对田间地头、道路沿线、坑塘沟渠等重点区域环境卫生状况的巡查职责,及时发现并记录乱堆秸秆、垃圾乱倒、污水乱排等影响环境的问题。目前已发现7个问题,整改7个。
四、 突出技防应用,强化值班值守
将“人防”与“技防”紧密结合,充分发挥“蓝天卫士”监控系统在秸秆禁烧工作中的“千里眼”作用,确保全天候、全方位监控预警。对“蓝天卫士”监控探头、网络线路、后台系统进行全面检查和维护,确保所有设备运行正常、信号传输稳定、系统平台畅通。镇、村均设立禁烧值班室,安排24小时值班,明确要求镇级所有值班人员必须熟练掌握“蓝天卫士”监控系统的操作流程,包括实时画面调取、历史回放查看、预警信息接收、火点定位识别、截图保存、信息上报等。
五、规范堆放管理,消除隐患源头
各村根据农田布局、生产生活习惯等综合因素,科学设立2个秸秆集中堆放点,引导村民将秸秆统一倾倒至村里设立的集中堆放点,并做到堆放整齐、覆盖规范,严禁在沟渠、路边、村内公共区域乱堆乱放,影响环境卫生和交通安全。针对易发生秸秆垃圾堆放的沟渠等重点区域,落实专人负责,实施重点管控,确保清理后不出现反弹回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