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 首页 > 政务公开 > 政务要闻 > 政务要闻
内黄县市场监督管理局端午节食品安全消费提示
作者: 来源:内黄县人民政府 时间:2025-05-28 08:29
分享:

2025年端午佳节将至,粽叶飘香时更需筑牢安全防线。为保障节日期间饮食安全,倡导文明健康消费理念,内黄县市场监管局在此特发布端午节食品安全消费提示:

一、选购粽子要留意  

市场销售的常温(真空包装)粽子和速冻粽子一般是预包装食品,且口味众多,消费者可根据个人喜好进行选择。在选购时应注意三点:一是查看标签信息是否齐全,预包装食品标签标示应包括食品名称、配料表、净含量和规格、生产者和(或)经销者的名称、地址和联系方式、生产日期和保质期、贮存条件等。二是查看包装是否完好,检查包装有无破损、漏气或涨袋现象。三是查看感官性状有无异常,检查粽子有无异物和变形现象。

谨慎选择网购渠道。网购节令商品要选择正规电商平台和信誉度高的网店,看清促销规则,按需购买产品,可主动要求商家提供真实有效的标签标识信息,不被网上“低价”“抢购”等字眼所迷惑。新鲜粽子属于鲜活易腐类商品,不适用网络购物七天无理由退货制度,请消费者谨慎购买。如购买速冻粽子,接收时还应确认满足低温条件,以免粽子变质。发现问题及时取证并联系商家或平台的售后,及时维权。

二、自制粽子要注意

因大众口味各有不同,许多家庭会选择为家人制作粽子。在自制粽子时,应注意选材新鲜、卫生、无异味;不要选购颜色异常鲜亮的粽叶;处理食材时注意将案板、刀、器皿等厨具及手清洗干净,并将食材生熟分离。自制粽子未经消毒后包装、馅料含糖和油脂,极易产生细菌导致粽子腐败变质。因此,最好现包现吃,未食用完的应放凉、水分沥干后冷藏或冷冻,再次食用前应彻底加热,避免细菌污染导致生病。

三、食用方法要记住 

不论哪种粽子,食用前都要彻底加热。预包装粽子可按照标签标识的食用方法进行加工制作。新鲜粽子可参照预包装粽子的食用方法。特别需要注意的是,自制粽子可用高压锅、小火焖煮等方式,确保粽子蒸熟煮透后再食用。

四、保存方法要得当

天气炎热,粽子容易酸败,要注意保存方法。预包装粽子要按照包装上贮存方法储存,不要超过保质期。常温粽子一般可在室内阴凉处存放,也可在冰箱冷藏室存放。速冻粽子应在冰箱冷冻室存放,不可常温存放。新鲜粽子保质期一般3天~5天,每次要少量购买并及时食用。自制粽子保质期短,最好现包现吃。没吃完的粽子需在放凉、水分沥干后冷藏或冷冻,再次食用时须彻底加热。

五、特定人群要控量

粽子是我国的传统美食,但对于特定人群要多加注意。由于粽子主要以糯米或其他谷类食物为主要原料,升糖指数高,糖尿病患者应严格控制食用量。另外,老年人、儿童和心血管病患者、肠胃消化功能较弱者应适量食用。添加肉类和油脂的粽子中脂肪含量较高,加上糯米的黏腻,普通人过量食用也容易积食。因此,食用粽子时,最好搭配一些蔬菜、水果、豆浆等,既均衡营养,又有助于延缓餐后血糖血脂的上升。

六、外出就餐重安全

端午节是亲朋好友相聚的好时节,外出就餐尽量选择证照齐全、环境干净整洁、食品安全风险分级较好的餐饮服务单位。提前约定用餐时间、菜品数量等用餐细节并留有凭证;用餐时自觉使用公筷公勺,文明安全就餐;结账时注意核对就餐清单,及时索取发票,做到明明白白消费。

七、自身权益要保障

消费者要积极响应“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倡议,自觉抵制舌尖上的浪费,养成文明健康用餐好习惯。消费者如发现违法违规经营食品行为或自身合法权益受损时,请及时拨打“12315”热线进行投诉举报,维护自身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