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内黄县生产总值完成198.9亿元,同比增长4.1%,比去年增加0.7个百分点,在全市排名第七。为全力推动2025年全县经济运行持续回升向好,实现一季度“开门红”,现对2024年经济运行情况做出统计分析及发展建议。
一、2024年全县生产总值完成及三次产业结构变动情况
根据地区生产总值统一核算结果,2023年内黄县生产总值完成195.9亿元,同比增长3.4%,2024年内黄县生产总值完成198.9亿元,同比增长4.1%。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75.4亿元,增长4.2%;第二产业43.4亿元,增长5.6%;第三产业80.1亿元,增长3%。三次产业增加值占比为37.9:21.8:40.3,对经济增长贡献率分别为45.2%、28.5%和26.3%。二产占比较去年提升6.3个百分点。二产占比提升有利于三次产业结构的优化,助力经济发展态势稳中向好。
二、2024年全县经济运行情况分析
2024年度,全县国民经济较上一年度实现了稳步增长,分析原因如下:
(一)农业生产总体平稳。2024年,全县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33.97亿元,按可比价计算,同比增长4.2%,增速居全市第1位。粮食生产根基稳固。粮食产量64.2万吨,增长0.4%,其中夏粮产量43.5万吨,增长3.0%;秋粮产量20.7万吨,增长-4.9%。瓜果蔬菜供应稳定。蔬菜产量176.8万吨,瓜果产量37.1万吨,分别增长2.9%,1.5%。畜牧业产量总体平稳。2024年,猪牛羊禽肉产量8.3万吨,同比增长23.2%。
(二)工业生产稳中有升。2024年末内黄县共有73家规上工业企业,全年完成增加值13.9亿元,同比增长8.7%。分行业看,肥料制造业完成工业增加值1.1亿元,同比增长29.5%,拉动规模以上工业增长2.18个百分点;照明制造业完成工业增加值1668.5万元,同比增长380.4%,拉动规模以上工业增长1.03个百分点。分企业看,重点企业在全县经济发展中起主要拉动作用,如河南翔宇医疗设备股份有限公司、内黄县禾丰牧业有限公司、安阳中盛肥业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全年增加值占全县比重分别为13.95%、6.79%、6.63%,分别拉动规模以上工业增长0.09、2.74、2.41个百分点;新入库的安阳研砼新能源有限公司和安阳市昕晔科技有限公司分别拉动规模以上工业增长1.56、1.21个百分点。
(三)投资稳步增长,大项目拉动明显。2024年,内黄县完成固定资产投资74.8亿元,同比增长10.6%。其中工业投资同比增长10.9%,拉动固定资产投资增长3.7个百分点(华润风电和大唐风电项目成为拉动全县工业投资增长的主动力);民间投资同比增长17.1%,拉动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0.1个百分点;在库亿元以上项目66个,较去年同期增加11个,亿元以上项目投资增速16.7%,拉动全县固定资产投资增长8.4个百分点,占全县总投资额比重为53.2%,较去年同期提升2.8个百分点,亿元以上项目的持续增加和不断推进是全县投资稳步增长的主要因素。
(四)消费持续恢复,政策效应逐步显现。全社会零售品零售总额74.1亿元,增长6.3%,其中限额以上单位132家,累计实现限上消费品零售额10.9亿元,增长11.8%。从行业看,零售、餐饮业快速提升,批发业稳健前行,全县限额以上批发业、零售业、餐饮业分别增长10.5%、22.0%、48.3%;从商品类值看,家具、家用电器类快速增长,烟酒、汽车、通讯器材类需求旺盛,全县限额以上家具类、通讯器材和家用电器类商品零售额分别增长为277.1%、59.0%和51.8%;限额以上单位服装类、饮料、烟酒、日用品等基本生活类商品零售额分别增长50.6%、16.6%、38.7%、16.5%。
(五)“四上”单位入库数量稳步增长。“四上”单位是县域经济发展的主力军,2024年,内黄县多措并举激发企业活力和发展动力,相关部门通力协作共同推进企业纳统入库工作,“四上”单位入库59家,与去年相比增加11家,增长22.9%。
三、存在问题
虽然我县经济取得一定的发展,但与其他县区相比还有一定差距,2024年,全县GDP在全市排名第七,比去年退后两个位次,分析原因如下:
(一)二产占比虽然提升,但工业生产形势依然严峻。全县规上工业企业73家,停产14家。其中以翔宇医疗为代表的医疗行业完成工业增加值2.3亿元,增速-2.5%,下拉规上工业增加值0.46个百分点;燃气行业完成工业增加值1亿元,增速-17.5%,下拉规上工业增加值1.62个百分点;陶瓷行业完成工业增加值1.8亿元,增速-12.5%,下拉规上工业增加值1.98个百分点。
(二)项目投资后劲不足。2024年全县保持稳定发展速度,但是新开工项目28个,较去年减少9个,剩余投资容量较少,2025年实施和谋划项目仅有3个房地产项目,发展后劲有待加强。
(三)三产占比降低,部分领域增长乏力。三产占比比去年下降3.1个百分点,但在三次产业占比中仍达到40.3%。一是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6.3%,比去年下降2.2个百分点,其中限上单位零售额增速下降10.5个百分点;二是其他营利性服务业同比下降32.9%;三是商品房销售面积同比下降11%。其他营利性服务业和商品房销售面积增速低是拉低我县GDP增速的最重要原因。
四、发展建议
根据存在问题,提出以下建议:
(一)紧盯经济走势,强化监测分析。要准确把握经济增长预期目标,以目标为导向,提早分析把握经济运行走势,做好监测预警工作,适时召开经济运行分析会,重点研判短板弱项指标,分析与目标的差距、与其他县市的差距,分析指标背后存在的突出问题,采取更加有力、更有针对性的刺激措施,扭转弱项指标落后局面。
(二)稳住工业支撑,多维度培育发展动能。要在引进项目上下大功夫,以项目落地促指标提升,特别是在招商引资、纳统入库工作中,注重引进工业企业项目,促进工业企业“升规纳统”,同时注意引进企业是否存在本地企业在外地注册且已入库和是否具有独立法人资格两个问题,使产业结构向着稳一产、强二产、兴三产的方向发展,从而实现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三)积极谋划新项目及重大项目。要聚焦“四高四争先”,全面梳理和分析建设进度滞后项目,解决项目推进中遇到的难题,保障项目尽早建成,尽快形成有效投资。各职能部门要共同督促招商引资成果尽快转化为入库项目,确保应统尽统。
(四)激发市场活力,多举措拓展消费渠道。持续落实促消费政策,抓住贸易企业享受消费红利政策时机,做好统计升规纳统制度指导,引导企业及时入库,壮大“四上”企业规模,充分发挥新增企业对经济的拉动作用,确保全县经济健康平稳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