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黄县教育局 2022年教育教学质量年度报告
作者: 来源:教育局 时间:2023-03-31 08:24
分享到:

2022年,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上级教育行政部门的坚强指导下,内黄县教育局认真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政策,坚持立德树人、“五育”并举,抓管理促质量,抓教研促质量,全县基础教育质量稳步提升。

一、认真落实“双减”“五项管理”政策要求

1.强化领导,科学组织。成立了内黄县“双减”工作协调机制和工作专班,指导学校开展“双减”工作。印制了《内黄县“双减”读本》,系统全面收集了各级“双减”和“五项管理”文件和政策要求及全县中小学落实“双减”政策典型案例,指导学校在作业管理、课堂教学、课后服务、社团活动等方面规范有序开展,扎实推进“双减”工作落实、落细。

2.试点先行,全面推进。2021年试点基础上,2022年,全县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全面推行课后延时服务“1+1” 模式。一半时间作业辅导,一半时间社团活动、兴趣拓展。设计出课后服务课程表,按照课表有序开展课后服务活动。将作业处理和多样社团有机融合起来,确保了小学作业课后服务完成,初中学生作业晚自习完成,不仅减轻了学生的课业负担,而且陶冶了学生道德情操,培养了学生的兴趣特长,取得了明显的减负实效。全县义务教育阶段236所学校,101976名学生参加了课后服务,参与率92.54%,使课后服务成为教师和人民群众具有更多获得感和幸福感的暖心工程。

3.畅通渠道,家校共育。积极探索家校协同育人机制,通过召开“双减”“五项管理”“课后服务”专题家长会、报告会、致家长一封信、班级微信群等形式,详细解读“双减”“五项管理”“课后服务”等一系列政策,全面介绍学校“双减”“五项管理”“课后服务”工作成效。指导家长遵循家庭教育规律,树立正确的家庭教育观,不仅有效缓解家长的焦虑情绪,还营造了学生、家庭、社会理解支持“双减”工作的良好氛围。

4.规范治理,加强监管。全县40所学科类培训机构,已全部注销关停,学科类培训机构数量压减率100%。51所非学科类培训机构管理和审批职能分别移交给县文广体旅局和工信局。开展暗访检查30多次,出动检查人员1200余人次,开展联合执法检查,查处违规开展学科培训点2处,违规培训行为12处,已予以关停。

5.落实政策,成效显著。2022年11月,内黄县第一中学、内黄县第四实验小学荣获安阳市基础教育质量市长奖。2022年12月,内黄县第三实验小学被评为首批河南省书法教育示范校。2022年12月,内黄县第四实验小学荣获河南省中小学书香校园;内黄县第二实验小学四(4)班、内黄县第三实验小学一(1)班荣获安阳市中小学“书香班级”。2022年12月,内黄县第四实验小学、内黄县亳城镇第一初级中学荣获河南省“五育”并举首批实验学校。

二、扎实做好德育工作

(一)高效开展德育活动

1.开展“学习新思想,做好接班人”主题教育活动。开展“奋进新征程 喜迎二十大”主题阅读活动等活动。

2.开展内黄县“新时代好少年”评选活动。104名学生荣获内黄县“新时代好少年”荣誉称号,4名学生荣获安阳市“新时代好少年”荣誉称号。

3.开展德育工作先进集体和个人评选活动。2022年12月,内黄县实验中学、内黄县城关镇第三初级中学荣获安阳市中小学德育工作先进集体;小学、初中、高中各1人获得安阳市中小学德育工作先进个人。

(二)丰富学生社团活动

2022年初,根据县教育局教育教学重点工作安排,全县各中小学把素质教育活动融入课后服务中,提高了学生兴趣,增强了课后服务魅力,截止2022年11月,全县共组建各类社团1416个,部分学校社团特色显著,初见成效。

(三)坚持抓好班主任队伍建设

1.举办内黄县中小学班主任基本功展示活动。推选出小学组2人,中学组2人参加参加安阳市班主任基本功展示活动。

2.扎实推进内黄县名班主任工作室工作。县教育局对班主任工作室提出具体要求,形成省、市、县、乡四级联动的班主任培育提升体系,开展形式多样的班级管理活动,充分搭建我县班主任工作研究的资源平台与交流平台,全面提升我县中小学班主任队伍的专业能力和育人水平。

3.2022年12月,内黄县第四实验小学狄红飞被评为河南省优秀班主任。

三、全面提升学校办学水平

一是改善办学条件,2022年,我县继续以项目建设为基础,共投入资金6123.6万元,改善全县各中小学办学条件;二是补充教师队伍。2022年,全县教育局系统新补充教师300名,提升了乡村教师队伍建设水平,满足了乡村学校教育教学发展的需要;三是教育资源整合,优化教育资源配置,采取学区制、结对帮扶、强校带弱校等一系列措施,满足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的需求。

四、规范民办义务教育学校招生

成立以县委副书记田峻川为组长的内黄县规范民办义务教育专项工作专班,全面指导全县民办义务教育工作。一是压减部分民办学校,内黄县民办义务教育学校原有28所,截至2022年秋季前,已停办2所,学生有序分流至辖区内公办学校。二是减少招生计划,今年秋季,对26所民办学校按照全县适龄儿童的5%以内下达招生计划。三是政府购买学位,对民办学校占比超出5%的学生数按照省、市有关文件精神,政府购买学位。

五、其它工作

加强义务教育招生和学籍管理工作。严防出现人籍分离、空挂学籍、学籍造假等现象。全面落实公、民办学校同招政策。做好实验中学、城关镇一中等城区中小学校的招生工作。按照“划片招生、就近免试入学”的原则,采取网上发布公告、网上报名、现场审核、入户走访的程序,规范进行招生,做到了公开公平公正,促进了招生工作的高效开展。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扎实的工作作风,凝心聚力,勇毅前行,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