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对县政协十一届二次会议第112059号提案的答复
作者: 来源:教育局 时间:2023-12-29 09:02
分享到:

尊敬的樊鹏飞、韩贵霞等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教、科、文、旅融合发展的问题的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一、扎实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活动

  内黄县教育局高度重视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着力发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教育资源,创新方式方法,不断完善全方位育人体系,扎实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落实落地。

  (一)提高认识,高度重视,促常态长效机制形成教育局加大协调、指导、监督的力度,派专人负责指导学校开展传统文化教育。我结合实际,遵循原则,确定小学低年级为文化启蒙教育,小学中高年级为文化认知教育,深入挖掘本土特色文化主题,如:古都文化、冉闵的故乡、红色沙区精神等加强乡土观念和地方乡土文化教育,让青少年了解家乡历史、家乡文化,增强对家乡的感情,引导其热爱家乡,学成建设家乡,并纳入考核强化督导。

  (二)完善课程设施,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贯穿到人才培养全过程各环节。以课堂教学为基础,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充分融入课程与教材体系,在校本课程开发中全面体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全各级各类学校按要求开齐开足音乐、美术艺术课程外,开设戏曲、戏剧、舞蹈、影视等教学模块,同时因地制宜开发具有民族、地域特色的甲骨文书法、剪纸、戏曲等地方课程。学校搭建学生美育社团和兴趣小组活动平台,丰富艺术实践项目,通过举办合唱节、舞蹈节、器乐节、戏剧节等集体美育活动,确保每个学生每学期至少参加1次校级美育活动。坚持每三年举办一届全中小学生艺术展演活动,坚持面向全体学生,坚持育人为本,积极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积极引导学生深入学习中国古代思想文化重要典籍,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髓,不断强化学生文化主体意识和文化创新意识。充分发挥校园文化育人作用和熏陶作用。培育了一批一校一品”“一校多品美育特色学校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学校,并充分发挥示范引领作用。

(三)不断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内黄县成立了歌唱家协会和朗诵家协会充分发挥协会中优秀教师带动作用,积极推进美育教育教学改革。聘请100余名社会文化、民间艺术专家作为学校兼职艺术教师,依托高校和教研室开展音乐与舞蹈、美术与书法、美育与艺术理论等专项培训,提高艺术教师整体素质。派人参加省、国家优秀传统文化教育骨干教师培训项目,鼓励各配备教学、师资、实践等多重优质资源,吸引众多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参与学校教育教学活动

(四)丰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形式。以活动为抓手,不断丰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形式。持续做好戏曲进校园活动等,坚持把中华传统文化进校园融入活动全过程。近年来,我县演出节目中反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艺术的节目已占总演出节目的70%以上。坚持面向全体学生,坚持育人为本,积极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2016年——2022年,在清明、端午、中秋和春节四个传统节日,以及儿童节、党的生日、教师节、国庆节四个节日,在全中小学生均组织开展学校体育美育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系列活动。

下一步,我们将会同我有关部门,采取有力措施,进一步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和教育;进一步引导学生增强对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坚定文化自信;进一步加强教师队伍建设,鼓励引导教师主动推进文化传播,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二、积极开展研学旅行活动

我县是春秋时期政治家商鞅、东晋十六国时期冉魏皇帝冉闵、唐代大诗人沈佺期的故里,楚霸王项羽夺军救赵、"破釜沉舟"之地,民族英雄岳飞童年生活成长的地方,人文始祖"三皇五帝"中的颛顼、帝喾二帝和商中宗太戊均建都、建业、建陵的所在地具有丰富的人文资源和自然资源,为中小学生开展研学活动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县教育局高度重视中小学生研学旅行工作,按照有关政策,指定专人负责,并制定了相关落实文件和保障制度,确保研学旅行工作安全、健康、规范、稳定地进行,据不完全统计,新冠疫情之前,2019年我县研学基地接待中小学生1多人,其中本县学生6000,外地县4000人

  下一步,县教育局计划从以下方面推动我县研学工作。一是指导我县中小学生稳妥有序开展研学实践教育活动。在保障安全情况下,县教育局将指导我县中小学生积极开展研学实践教育活动,丰富育人内容和形式。二是继续做好研学课程、研学基地、研学线路的创建认定。帮助具备条件的景区、博物馆等单位开发研学课程,弥补软硬件不足,努力培育打造内黄地域更多的中小学研学实践教育基地、特色研学线路及精品研学课程。三是帮助我县研学实践基地积极走出去。加大宣传推介力度,抱团发展,进一步扩大在全国的知名度和吸引力,助力我县文旅产业发展。

  三、广泛开展科学教育活动

为了培养青少年的科学兴趣和创新能力提高科学素养水平,县教育局组织开展以下系列科学教育活动,使学生在实践中掌握科学的基本方法和思维方式,培养科学精神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一)增加科学实验课程课时。安排每周至少一节科学实验课由专业教师指导学生进行实验。每学期安排不同的实验课程涵盖物理化学生物科学等多个科学领城。

(二)开展科普讲座和展览。结合县科技局和县科协邀请相关领域的专家和科学家进行科普讲座。学校每学期举办一次科学展览,学生可以展示自己的科研作品研究成果。

提供机会给学生与专家交流,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尊敬的樊鹏飞、韩贵霞等委员,再次感谢您提出的有关建议,县教育局将加强与县文广体旅局的沟通配合,加大对各研学实践教育基地的指导力度,更好释放经济效应和教育效应。

 

                      2023820